年关将至,很多评论人都纷纷盘点2018年的种种,其中最多人讨论的,莫过于“如果当时 候……”,特别是针对509大选。在评论人眼中,人民仿佛“后悔”换政府,在他们笔下,换了 政府“才会有”种种“魔鬼政策”出现,人呢,常常不知道自己要什么,但是却特别知道自己不要什么。不相信?想想一下午餐时间时 自己是怎样的。

很多人不想自己做决定却又不断否决同事关于吃饭地点的提议,而且还不会反 提建议,这种行为像不像“沉睡”的选民? 我想,接受自己的矛盾之处,才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弹性去接受新事物。举个例子,你认同教育 部以及交通部新政策,因那都能更加保护以及让未来主人翁茁壮成长,但是卫生部副部长李文 材的“禁烟令”一出,你就成了带头反对新政府的,因为你每日至少抽两包,禁烟令要了你的 命。

甚至更严重的,你因为“禁烟令”而讨厌希盟政府未来的惠民新政策,只因为“禁烟令”伤害 了你切身利益。这样想也无可厚非,但是如果我们坦然接受自己身上的“矛盾”,既支持惠民 政策,也反对对自己不利的政策,不是更能理智看问题吗? 评论人再多的“如果当时……”已经过去了,因为“可惜没如果”。我们要做的是,好好“记 得”希盟政府的惠民或损民政策,不断调整心中的天枰,直到5年后的大选一来,才可以在分析 各方面后作出比较明智的决定。 暂别说投票这么大的事情,你今天主动为自己选择午餐地点了吗?